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于2011年10月20~22日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及其压力焊专业委员会、高能束及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熔焊工艺及设备专业委员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切割专业委员会、唐山开元集团、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华焊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熊谷加世电器有限公司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山东省焊接学会协办。
参加会议的有:焊接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陈强教授,焊接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关桥院士,焊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彦敏研究员,焊接学会第八届理事长、天津大学单平教授,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吴昌瑞理事长,江苏科技大学校长王自力教授,焊接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吴毅雄教授,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何实研究员,焊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副总工程师薛振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焊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田志凌教授,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麟书研究员,唐山开元集团副总经理李宪政先生,昆山京群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董事郑伊洛先生,苏州工业园区华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登峰先生,成都熊谷加世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健先生,以及来自国内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研究院所的3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副理事长何实研究员主持。理事长陈强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张彦敏秘书长、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吴昌瑞理事长、江苏科技大学王自力校长先后为会议致词。
大会进行了“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吴祖乾教授荣获了这一奖项。
吴祖乾教授青年时期留学莫斯科,在包曼高等工业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主要从事核电工程材料与焊接技术研究,获国内多项奖励,为推动中国焊接事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张彦敏秘书长颁发了“学会特别贡献奖”。
张彦敏研究员曾任学会第五、六、七届秘书长。在他任职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使学会工作呈现了一番新景象,不仅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低谷,而且成为了“回馈行业”的典范,如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会奖学金、创新思路预研奖学金”、针对“业内专家参加国际会议的补贴政策”等项目,张彦敏秘书长均为主要发起人,并做了大量工作。
会议为华东理工大学张显程博士颁发了“中国焊接最佳新人奖”。张显程博士获得包括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先后参加97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杂志发表应力、疲劳、断裂等方面的论文达50余篇。2011年7月,还荣获了由国际焊接学会颁发的格莱让奖。
会议评出了优秀论文4篇,学会副理事长田志凌教授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薛鹏的论文“铝一铜异种金属薄板的搅拌摩擦焊”、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露的论文“双丝脉冲MAG焊的熔滴过渡及工艺特征”、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李天庆的论文“定点等离子弧焊接熔池流动和小孔演变的数值模拟”、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乘东的论文“海洋钻井平台高强钢桩腿齿条双机器人双弧立焊系统”获此殊荣。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听取了6篇大会报告,分别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关桥院士做的“高能束焊接/加工与固态连接技术的创新发展”;山东大学武传松教授做的“焊接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动向”;上海交通大学王敏教授做的“高新压力焊技术现状及发展”;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韩永馗高级工程师做的“大厚度钢材热切割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清华大学都东教授做的“X射线动态图像处理与焊缝缺陷自动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陈善本教授做的“焊接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报告内容丰富全面,得到广大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文章: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首制船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