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技在手・一生无忧” 职教周研学活动隆重举行
5月13日上午,由天津市焊接行业协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和培训与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技术赋能・产教融合”职教周工业研学活动,在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特种设备焊接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两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展开。
来自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汉沽职业中专、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机电工艺学院5所院校的 106 名师生参与活动。活动以“了解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为导向,精心设计两大核心研学模块,助力师生深度对接行业一线先进技术,通过“院校+机构+企业”三方联动,构建焊接职业教育实践新场景。
✸质量筑基:探秘特种设备检测体系
早上8:30分,50名师生走进国家特种设备焊接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学习参观。
协会韩勤秘书长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检测中心马青军高工向师生介绍了检测中心的基本情况,结合电梯、压力容器等常见特种设备生活实例及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及智能化技术应用,并以生活中的特种设备为例,深入浅出向师生诠释了焊接在特种设备中的重要影响。
随后,师生们实地参观了超低温拉伸试验机、扩散氢分析仪、材料疲劳试验机、450J 摆锤冲击试验机等十余台检测设备和功能实验室,系统展现了金属材料性能检验的核心技术体系,帮助师生建立了 “从理论到实践” 的金属检测专业的认知框架。
✸智造赋能:解码先进焊接技术前沿
在天大材料学院研学现场,100多名师生分二批进行了参观学习。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杨立军教授以“铝合金焊接技术创新与应用” 为主题,聚焦机器人3D 打印技术与搅拌摩擦焊工艺,从技术原理、产业应用及研发方向展开讲解。
在焊接结构疲劳测试平台与高温蠕变测试装置现场,杨老师结合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解析焊接技术在高端制造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铝合金 3D 打印焊接技术现场演示,直观呈现 “数字技术 + 焊接工艺” 的融合创新,激发学生对智能制造技术的探索热情。
天大杨立军教授向师生们讲述了3D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摩擦焊等焊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现场3D金属打印的操作演示,向师生展示了智能化焊接的前沿应用。
在工程材料研发实验室,着重介绍焊接结构疲劳测试系统与高温蠕变试验装置,讲述和参观了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等国之重器中的核心支撑作用。让师生们切身感受"技能精度决定制造高度"的职业真谛。
本次活动以 ”走进行业前沿阵地为特色“,打破传统教学壁垒,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 “精准对接”。参与师生通过观摩先进设备、学习前沿焊接技术原理、见证技术实操,深刻理解焊接技
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核心价值,有效提升职业认同感与技术钻研动力,让青年学子在真实工程场景中感悟'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职业价值,为“智造”锻造新时
技 能 点 亮 未 来!
上一篇文章:经中国焊接协会推介 天津市焊接行业协会为高质量发展地方行业组织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