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和生产现代化钢制物流装备的科技型企业。成立20年来,经历了订单不愁,盈利连年增长的快速发展阶段,也遭遇了从劳动密集型转型的艰难时刻。中集物流装备始终把握自己命运,坚持加大投资力度,引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坚持绿色发展之路,走出了困境。二十年正值壮年,前方依旧光辉灿烂。
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二十余载深耕不辍发展之路
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靳连金
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中集物流”】隶属于中国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是中集运载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成员企业,是一家研究、开发和生产现代化钢制物流装备的科技型企业。
天津中集物流涉足钢质托盘箱领域,始于2000年,当时为国外用户试做的一种钢质托盘箱开启了我们研究、设计和生产钢质托盘箱的大门。2002年,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成立新产品部从事钢质托盘箱开发,业务开展首个年度,年产物流托盘近7万套,产值突破500万美元,且申请了第一项企业自有实用新型专利。2005年7月,中集北洋新产品部分立成立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依托中集集团全方位地域布局,及其遍布国内各大港口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公司产品实现了从单一合成橡胶箱向汽车、玻璃、家电、化工、风电、物流、仓储等多应用领域丰富产品集群的跨越。
十年磨一剑,天津中集物流内修外炼,冲破2009年经济危机、2019年新冠疫情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二十余年来专注于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澳洲等20多个国家,2023年实现出口1.54亿元,成为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可信赖的物流装备及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了从创业初期年产7万套到具备年产50万套钢质物流器具生产能力质的飞跃。
与大多数传统制造型企业一样,天津中集物流一路走来,也遭遇了发展瓶颈。首先,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公司经营一直面临劳动成本上升、用工荒等因素的困扰,少人化生产模式是公司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而随着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半自动化设备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我司产品自主质量标准的逐步提高,传统依靠人工定位的加工精度已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质量风险也愈加明显。受传统设备设计性能的制约, 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均效率低,生产加工“质”与“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进先进、高效的加工设备成为当务之急。其二,随着产能的快速提升,公司作业场地明显不足,且原始的全部依赖人工加工的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如何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摆在企业面前的瓶颈问题,天津中集物流从2015年引进首批松下焊接机器人,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形成一条具有我司特色的“专精特新”转型升级之路——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2002年,天津中集北洋成立新产品部开展托盘箱业务。此时的大多数生产设备均为原北洋集装箱在用的设备。随着天津中集物流公司的成立,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因设备老旧、技术落后导致运行效率低、无法满足产能提升和用户定制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工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2年,公司多措并举——20尺车间改造项目竣工、引进新设备、建设业内先进的模具加工中心、公司培训中心建立并启用,实现了硬件上首次设备更新和软件上人员技能培训保障,为产能提升提供了保障。2018年,为解决人工成本高、用工压力大的问题,考虑到公司产品品种繁多、结构各异且多为短线产品的特点,公司首次引进6台焊接机器人,开始摸索机械手在钢质托盘箱部装总成上的应用。经过不断的调试与摸索,实现了机械手从部装应用向总装应用的跨越。2021年,公司继续大力推广焊接机械手的应用,机械手数量增至54台,加装了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变位器,引进机械手信息化系统,重点培养编程和操作人员,并开始启动前序零部件加工精度改善,机械手作业的规模和效率上了一个新台阶。2022年至2024年,天津中集物流加大投资力度,淘汰老旧设备119台套,引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开展传统产业的制造水平。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引进业内技术先进的激光切板机、激光切管机、3D钢丝折弯机、油电混合数控折弯机等数控设备,用于卷钢板材、型材的定尺化智能加工;新建自动剪板生产线、条料冲压下料生产线、锯切加工中心、冲孔码垛专机、折弯加工中心、由66台焊接机器人组成的自动焊装生产线、自动涂装生产线、完工流水线等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公司具备了年产五十万套钢制物流装备的加工能力。
目前,已投用的智能化设备或加工中心已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如激光切板机/切管机的应用,可实现柔性生产,提高生产相应速度,并将剪床和冲床等多工序合并,减少半成品周转、减少用工。与传统带锯床相比,锯切加工中心工效提升400%,切削耗材费用降低74%、设备运行成本降低40%。自动焊装生产线的应用,将焊装车间整体工效提升约7%。2024年,步进流水线的建设与投用,可发挥机械手智能化生产在标准化产品制造方面的优势,实现无人化生产。项目公司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后,天津中集物流将成为天津地区首家成功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智能自动化生产技术转型的优质企业,填补我市金属托盘自动化产业的空白。公司秉承“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立足全球装备行业的发展,努力打造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产业。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6770万元,占企业营收总额比重为99.2%,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6.84%。
走精细化发展之路: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天津中集物流托盘箱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法规,能够实现防尘、防水、防腐及防盗;能够实现 100%回收利用,是绿色可循环环保产品。公示建立了从先期品质策划、物料供应途径控制、进料检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检验、运输防护等覆盖产品生产全流程的品控标准和管控流程,定期组织品质改善和精益生产活动,以保证产品品质的持续提升。截至目前,我司已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0、OHSAS18000、ISO50001四大体系认证。 高端化发展和品牌培育方面,公司拥有“中集”、“CIMC”品牌,并以集团中国驰名商标“中集”为主品牌,坚持高端品牌定位。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工作与现实生产相结合,在行业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品牌价值。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天津中集物流积极参与国家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共7项。其中,参与1项国际标准ISO/TC51/WG8修订工作;2023年至2024年参与两项国标制定工作(GB/T 43802-2024及新立项国标)、参与两项国标修定工作(GB/T 3716-2023、GB/T 2934);2018年,牵头制定两项行标(WB/T 1079-2018、WB/T 1080-2018)。
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近三年来,公司围绕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大力拓展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领域,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依靠高品质、高性能产品拓展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29万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在数字化能力建设方面,天津中集物流已达到数字化二级水平,2024年,通过了DCMM贯标认证。采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进行产品开发,通过亿赛通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研发数据的安全管理。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特色,对SAP系统、EPS采购系统进行深度定制开发,并与OA系统、费控系统等深度集成,建立了一套适应业务发展的信息化系统,未来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可实现业财一体化、产销研供一体化,大幅提高决策效率。
走创新发展之路:天津中集物流拥有天津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也是中集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异地研发中心,拥有研发人员73人,占企业全部职工总数的26.4%,主要承担公司新产品研发、新工艺研究、标准研究、科技项目管理和产品检测等工作。中心制度体系完善,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700多万元,研发强度保持在3%以上。2023年,技术中心引进先进的三坐标测量仪、伺服压力试验机、斜面冲击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建成试验中心并投用,为企业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公司已拥有丰富的产品和技术储备。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关键技术申请国内外专利87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32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53项、海外PCT专利2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项,拥有有效实用新型专利 20项。
近三年来,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天津中集物流走“专精特新”转型升级之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持续保持了钢铁制包装容器产品在金属制品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公司围绕整体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政策导向及市场契机,进一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巩固行业内的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通过天津市工信局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2024年,通过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和天津市服务型制造重点培育企业认定。
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应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企业高品质标准化托盘箱的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为市场提供符合高品质要求的标准化产品;带动物流上下游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衔接,促进物流链数据互通,提高物流链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协同推进物流标准化。此外,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脚踏实地地将公司打造成现代钢质物流装备的业内标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文章:2000—2017 津—沪两市焊接行业协会交流活动(续)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