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22日,第二十八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在洛阳市召开。
大会主题“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焊接制造创新与融合发展”。来自320余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计900余名焊接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大会特别邀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林忠钦院士做了《创新机器人焊接技术,推动造船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陈学东院士做了《焊接压力容器
失效与预防》报告,海军装备研究院邱志明院士做了《海上无人系统智能技术发展》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院士做了《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对重大装备材料、制造和结构技术的影响》报告,太原理工大学黄庆学院士做了《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与装备》报告,宁夏大学马玉山院士做了《从高端控制阀看产业基础能力现状与挑战》报告。
大会院士报告、专家报告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对先进焊接制造技术要求,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先进焊接工艺、新材料连接、智能焊接、增材制造、微纳连接等焊接科技热点,展示了焊接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引起了广大焊接科技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大会邀请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巩水利研究员做了《航空焊接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刘黎明教授做了《钛合金大型深潜关键承压结构制造技术》报告,北京工业大学陈树君教授做了《机器人智能焊接制造研究进展》报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廖志谦研究员做了《船舶先进焊接工艺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田艳红教授做了《微纳互连构筑芯片到器件的桥梁》报告,河南科技大学张柯柯教授做了《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与实践》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素君教授做了《氢环境下焊缝行为及测试评估研究》报告,南京理工大学王克鸿教授做了《高氮钢焊接/增材材料和方法》报告,西北工业大学李文亚教授做了《先进高效固相焊接/增材制造技术》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宋晓国教授做了《异质及复杂结构连接技术及应用》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庞盛永教授做了《自主可控的焊接数值模拟技术与仿真软件》报告。
#堆焊及表面工程分会场报告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李利霞《大型支撑辊增材制造及机器人智能化堆焊技术》、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牛辰睿《电解等离子热处理工艺探究》、西安交通大学史鹏妍《等离子喷涂100 MPa以上高结合强度致密陶瓷涂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罗云《大直径超厚管板堆焊变形控制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曲冠达《钛合金电弧增材修复接头激光冲击强化微观组织及疲劳性能研究》、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程宏宝《CML-Hybrid多激光同轴复合增材技术》等。
# 增材制造分会场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王洪泽教授的《高性能铝合金构件结构-功能一体化激光增材制造》报告,北京工业大学曾勇研究员的《基于光聚合增材制造的超高d31反手性负泊松比BaTiO3陶瓷研究》报告,西北工业大学黄春杰教授的《铝合金固相增材修复研究》报告,以及河北科技大学王立伟教授的《异质多丝高强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报告等。
# 复合材料连接分会场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周利《FC-PA66超声波焊激光刻蚀原位导能筋结构优化设计及接头强化机理研究》、同济大学万海浪《激光表面改性对异质胶接性能的提升研究》、东南大学王心成《C/C复合材料耐高温、高强度SPS连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林丹阳《镍基合金增材构件激光焊接热开裂机制及调控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俞楷《电弧增材制造TiCp/Al-Cu合金激光焊接缺陷与组织性能调控》、上海交通大学陈楠楠《基于激光层级微结构设计的金属/高分子搅拌摩擦点焊界面结合增益新方法及机理》等。
# 高能束及特种焊接分会场报告
湖南大学周惦武《碳纤维复材/高强钢激光焊接技术及机理》、西南交通大学孟云飞《丝粉同步与激光扫描协同的厚板高强铝合金高功率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王洪泽《多层铜/铝异质结构蓝激光焊接成形机理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建峰《脉冲超声辅助水下激光-FCAW复合焊接修复新方法及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宁杰《TC4钛合金高压激光填丝焊熔滴过渡行为及调控机制》、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梁晓梅《激光中心诱导多电弧形态及稳定性机制研究》、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曹浩《激光焊接匙孔图像信号物理特性研究》等。
# 压力焊分会场报告
西安理工大学赵鹏康《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强韧性调控机制研究》、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王志伟《先进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加工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张婷婷《短切碳纤维增强PA6复合材料超声焊接接头的结合强度及其增强机理》、中国航空技术制造研究院刘颖《TA15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断裂行为分析》、清华大学苏宇《GH4169高温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热处理影响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徐洋《基于界面互锁作用下厚板铝/镁搅拌摩擦焊接头IMCs析出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