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津焊接网 >> 会员风采 >> 行业精英 >> 浏览文章
行业精英

深切地缅怀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王东坡教授

      深切地缅怀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王东坡教授

                     “王老师,标准发布了”这条信息再也等不来回复......

                          —— 材料先锋  2023-04-27 23:37 发表于天津

 “王老师,标准发布了”

4月3日上午9:45,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分委员会秘书长董莉给王东坡发来微信。不过,这条信息,再也得不到回复。

原本4月2日上午要在上海召开的“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鼓筒裂纹故障研讨及工艺优化方案与验证策略评审会议”最终也没有等来王东坡教授。

此前一天,王东坡搭乘晚19:50的飞机赶赴上海参会。原计划22:00落地上海的他,因突发疾病,没能走下飞机。

2日上午10时许,王东坡教授与世长辞,距离他的51岁生日刚刚过去了54天……

王东坡,1972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浏览下一页

王东坡在港珠澳大桥

    王东坡教授的最后一周

4月1日,周六。早晨不到7点,王东坡就出门了,当天连续9个多小时的博士生复试答辩,他没来得及休息。

 

17:50答辩结束后,他匆忙赶往机场,手提包除了笔记本电脑、计算器和记事本,只有同事塞给他的小点心——怕他来不及吃饭,好歹能垫上一口。

点击浏览下一页

这次匆忙赶往上海参加研讨会,是因为某在研型号民用发动机在试验阶段出现了鼓筒裂纹。

  这个裂纹出现的位置紧邻一条焊缝,需要作出正确鉴定,是材料问题?焊接问题?还是最开始的设计就有问题?这个答案直接关系到下一步的整机试验是否能继续进行。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对“焊接”相关的问题做出判断,是王东坡擅长的科研领域。为了这次研讨会,此前的一周,他已经带领课题组的师生在实验室连续做了几天实验。反复沟通商讨裂纹形成的原因及机理,全力寻求解决方案。

一周时间内,课题组围绕实验结果和企业提供的材料开了五次研讨会进行分析研判,每天都到深夜。

“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电话交流,26日交流到半夜;28日又到晚上十点多,他处理完白天的工作,一到家就又给我打电话讨论一些工艺相关的测试细节,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课题组的崔雷老师一边翻看手机里的通话记录一边摇头叹息。

     焊接他一生的课题

一周时间内,课题组围绕实验结果和企业提供的材料开了五次研讨会进行分析研判,每天都到深夜。

“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电话交流,26日交流到半夜;28日又到晚上十点多,他处理完白天的工作,一到家就又给我打电话讨论一些工艺相关的测试细节,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课题组的崔雷老师一边翻看手机里的通话记录一边摇头叹息。

焊接,被视为一种关键制造技术,标志着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支撑国家建设及国防安全。据统计,80—90%的焊接结构失效是由断裂与疲劳引起的。在国内焊接工程结构断裂疲劳与完整性评价领域,王东坡所在的天津大学焊接结构完整性团队不仅是奠基者,而且一直处于引领地位。     

“王东坡教授理论联系实际,在焊接结构完整性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让我们共同缅怀他、向他致敬……”4月3日,参加完告仪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教授又一次哽咽。

此前,在一个专门的科研微信群中,涂善东院士已忍不住痛心地留言“说好的继续努力呢?”并引用了王东坡3月22日的群发言“我们继续跟随涂老师为国产先进发动机尽绵薄之力”,三个泪奔的表情是他最无奈的表达。

而这个工作微信群此前非常热闹,是王东坡和几位同行最好的交流平台,最后的题目是关于“薄壁构件焊接质量精细化分级评价标准及其疲劳可靠性提高问题”,这一细分领域急迫需要出台相关标准。

   初心,破壁“卡脖子”难题

“一个人有知识重要,有思想更重要。只有既有才能又有光辉的信念与思想追求,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理应自觉向党靠拢,担负起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使命,我想这责无旁贷……面对一个充满竞争的国际大环境,国家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是王东坡在1996年申请入党时在自传材料中写到的一句话。让科研落地、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视为科研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能总让外国人卡脖子,是他对于这份使命的追求。

他在读博士期间就研发出世界首台基于压电原理的超声冲击设备,让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提高20%到70%,疲劳寿命延长数倍到几十倍。

“CTOD”测试中的核心关键技术“预制疲劳裂纹”,之前长期只掌握在国外极少数科研机构手中。当王东坡和团队做出了完全符合标准的平齐漂亮的预制疲劳裂纹时,外国人在中国大型工程中赚钱再也没那么容易了。这项技术攻克后,不仅实现了我国海上油气平台建设焊接结构低温韧性测试国产技术百分百的覆盖,更是通过风险评估为企业免除了焊后热处理这道生产工序,在技术研制出来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已达到20-25亿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1500米水深的超深水大气田开采平台建设,连接水下油气管道与海上平台的“钢悬链线立管”的全尺寸疲劳评价问题成为突出的卡脖子工程技术难题。出于国家能源安全考虑,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国产化的重要性格外凸显。王东坡带领课题组不仅研发出了测试评价设备,而且还掌握了这项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深水油气开发中。

王东坡最终倒在了解决工程卡脖子技术的路上。

在王东坡教授逝世后,沈阳黎明发来唁电写道:“超声冲击强化、焊接结构寿命预测等多项技术成果应用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助力战鹰飞翔。王教授担任黎明公司焊接联合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为航空发动机焊接技术的发展规划、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审议等殚精竭虑、贡献智慧,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解决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的焊接难题奔波……”

 

 使命,实干为民做有用的科研

 

“能不能把这个问题实际解决掉?”是王东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脚踏实地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难题,也是他做科研的一贯原则。企业的工程问题有大有小,但多小的问题他都愿意帮忙解决,多大的问题他都敢于挑战。

 

点击浏览下一页

 

近十年来,王东坡争取到和企业合作的项目经费就超过1.3亿元,其中近五年就达到9700多万。合作的企业更是五花八门,有国字头大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在他看来,只要是企业解决不了的难题,他都愿意帮忙解决。这是他最感到骄傲的事情,而他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也有一套自己的“绝活”。

 

焊接中的“ECA评估”,被称为承担风险的风险评估,王东坡凭借深厚的理论学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成为国内的权威专家。中海油焊接实验室副经理鲁欣豫粗略算了一笔账:仅是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王东坡教授通过多个国内、国际项目,精准界定了海底管线铺设的缺陷尺寸临界值,就为公司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效益价值数千万元。

 

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马超参加了4月3日王东坡在上海的告别仪式。他看到了许多国内的同行都来跟王老师告别,“都是像我们金桥一样受过他恩惠的企业。”马超说,2021的时候,在公司原油储罐焊材国产化紧急攻关过程中,王东坡几乎是24小时在线,有问必答,没有一点专家的架子。

 

在关注焊接技术实际工程应用的同时,王东坡教授也非常关注工程中的理论问题以及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来指导更多的工程应用。在他的主导下,“GB/T 28896-2012”即“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准静态断裂韧度测定的试验方法”和“GB/T 33163-2016”即“金属材料残余应力超声冲击处理法”相继纳入国家标准。

 

他发来微信:

“王老师,标准发布了。”

只不过,这条信息,再也得不到及时回复。这个标准,即是编号为“GB/T28896-2023”的“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准静态断裂韧度测定的试验方法”2023年修订版。

 

为师,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4月3日的上海,下着雨,天气出奇得冷。

 

但当天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王东坡告别仪式的有近200人。既有天津大学的同事和学生,也有已经毕业许久的弟子,更多是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朋友。

 

提到王东坡,他的同事同行以及企业合作者常会提到一个词:不知疲倦。

 

在同事们看来,王东坡要想赚钱,太容易了。仅这两年王东坡自己名下的经费就有一千多万,为课题组争取到的经费每年更是高达2000万左右。但事实上,至今,王东坡和妻子仍然住在天津大学家属区一套仅73平米的两室中。家里没车,他和妻子平时乘坐公交车上下班。这两年,他更是把自己的教授办公室让出来给学生当办公室。

 

 

学生梁行手机里存着几张王老师生前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2020年9月11日中午,王老师带着课题组的几位学生去青岛出差。结束了会议,就在梁行在前台办理退房手续的短短几分钟时间,他转身看到了已经仰在沙发上睡着了的王老师,并用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点击浏览下一页

 

梁行的手机里还珍藏着王老师指导他做科研的聊天记录以及王老师在他的毕业论文上留下的手绘图和计算过程。2022年3月30日,从晚上9点一直到凌晨,王老师和梁行都在预定的线上会议室里讨论问题,直至深夜。让人意外的是,转天醒来时他发现王老师从早晨6:29分一直到7:19分都在给他发消息。    
点击浏览下一页

          疫情期间王东坡住校的简易床

王东坡离世后,他的学生们纷纷在朋友圈悼念他。

 

谈到王老师,每位学生心里都有一个思维极为活跃、纯真爽朗、勤勉不懈、做学问一丝不苟、对学生关爱有加的恩师形象。作为研究生导师,王东坡在2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带过60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已经毕业的学生如今大多已是国家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骨干。

点击浏览下一页

“我们做焊接实验噪音比较大,中午的时候他都会催促学生赶紧回宿舍休息一会,而他自己把两张凳子一并凑合着休息一下,就继续工作了。”

 

“你们把项目做好了,不仅仅是节省巨额费用的问题,更是防范重大工程风险的需要。技术做好了可能就是为国家节省成百上千万资金的事。”

 

“有一次出差赶行程,可能是感慨于一路的波折,王老师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科研上总会有些不如意,人生即使有再多的困难和不容易,也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努力下去。

在王东坡的科研计划中,位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东北一隅正在建设的工程中心让他充满期待。工程中心有两个实验水池,是他计划继续开展水下焊接和全尺寸疲劳评

价测试而设计的;而入门处的一件“大块头”实验设备则是他准备开展大型结构的疲劳及寿命评价而设计的实验台,有了它,就可以开展如港珠澳大桥等大型桥梁的桥面板疲劳试验。

王东坡猝不及防地结束了他忙碌的一生。生前,他每天都在赶时间;离世后,他的手机依然响个不停,只是再也没有人接起和回复。

妻子郑虹平时问他最多的问题就是“回家吃饭吗?”而这次,他电脑包里的两盒小点心没有拆封——他依旧没顾上吃晚饭。而他那随身携带的计算器,也再也没有人随时拿出来做计算了。

4月4日晚,团队的几位老师带着他的骨灰开车走过了他奋斗过的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1教学楼、第25教学楼,以及北洋园校区第31教学楼和他心心念念的工程中心。

此时已是晚上23时,学生们在他途经的路上默哀
告别。

点击浏览下一页

 

那个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大嗓门的王东坡,那个仿佛永远充满热情、永远不知疲倦的王东坡,这次是真的不会笑眯眯地推门就进了。

 

行业精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