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津焊接网 >> 政策法规 >> 浏览文章
政策法规

《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政策解读

1.问:《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作为全市重点专项规划,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支撑“一基地三区”和“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市科技局认真履行市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自2019年9月起,成立了规划工作组、文本起草组和专家咨询组,精心组织全力推动。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文本编制工作。市领导同志带队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多次专题研究,并组织召开系列科技创新座谈会。二是围绕我市科技创新规划重大战略问题组织规划前期战略研究,张伯礼院士等20位国内知名专家牵头,200余名科技智库研究人员全程参与,研究成果形成战略研究报告汇编。三是坚持开门问策,在“天津科技”政务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众筹科技规划”栏目,共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广泛征求各区、各部门、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意见,收到修改建议百余条,在规划文本中充分吸收采纳。先后两轮征求16个区人民政府、21个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多次修改完善沟通达成一致。组织了50余场各类调研座谈会、对接交流会、专家研讨会、征求意见座谈会等会议。四是加强对接衔接。与全市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全程紧密衔接。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委、市人社局、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协同。将各区科技“十四五”规划纳入规划编制工作体系加强市区联动。与北京、上海、河北等省市的科技规划编制部门进行多轮沟通借鉴。五是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会议,专题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出台《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规划文本编制打下坚实基础。

2.问:“十三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十三五”以来,本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保持全国前列。2020年本市位列“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榜”第56位,“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第24位。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突破,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取得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酵母长染色体精准定制合成、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等一批原创标志性成果。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七链”产业创新生态逐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形成“天津经验”,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部市会商、院市合作、区域协同取得积极进展。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科技创新成为新旧动能转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3.问: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答:一是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改变经济社会的形态。各层次各领域新兴技术和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范式加速变革。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渗透,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智能化加速跃升。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前沿技术加快突破,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融合性技术不断涌现,合成生物学、疫苗研发等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快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正引发工业基础变革。数据驱动和场景驱动成为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

二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科技创新发挥更大作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要实现安全稳定,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的高质量供给推动产业链向高价值攀升,为新发展格局夯实根基。坚持制造业立市,建设制造强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是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群创新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内创新廊带节点、科学城、园区、街区等创新微中心形成发展新动力。国内新一轮区域创新格局正在加快调整,一批区域创新中心迅速崛起,一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大型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等加快布局。

4.问:“十四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自主创新、引领发展、人才为本、开放融合”的指导方针,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对接“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标、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标,衔接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目标。规划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区域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四个方面研究提出11个指标。包括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等。

5.问:“十四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总体部署坚持“四个面向”,突出“两个导向”,强化“双轮驱动”,围绕“六个聚焦”进行重点任务安排。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的精准布局,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聚焦以重大设施平台为牵引的科技战略力量培育;聚焦以信创等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的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以孵化转化为重要维度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聚焦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聚焦以开放协同创新为核心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构建;聚焦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根本的创新生态营造,对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一是聚焦重点研发领域方向,包括积极部署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民生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二是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包括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着力完善创新体系,包括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布局。四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支撑体系建设,包括加强成果转化产业化载体建设、提升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能力。五是强化以京津冀为引领的开放协同创新,包括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创新空间新格局、加强国内外开放创新。六是构筑人才聚集高地,包括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持续优化人才环境。七是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包括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系、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6.问:为保障规划实施,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落地见效。二是加强组织协调。在市科技领导小组统筹组织下,发挥好科技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三是优化运行机制。增强规划对科技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加强年度计划和规划部署的有机衔接,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把监测结果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文章:政策文件速览

下一篇文章:政策文件速览

政策法规

推荐